小米集团港股今日遭遇历史性抛售,股价单日重挫19.3%,市值蒸发超800亿港元。这场暴跌表面看是Q2手机出货量不及预期所致,实则是资本市场对小米All in造车战略的信任危机集中爆发。
三大做空逻辑链
- 现金流黑洞:汽车业务每月烧钱15亿,研发费用率飙至传统车企3倍
- 技术断层:SU7被曝自动驾驶代码60%源自供应商,与”全栈自研”宣传矛盾
- 渠道冲突:5000家手机门店转型汽车展厅,单店改造成本超200万
市场担忧的核心数据
• 手机业务毛利率跌至8.7%(汽车业务-32%)
• 研发人员离职率同比升2.4倍
• 应付账款周期延长至187天(供应链承压信号)
分析师指出,小米需要立即证明:要么汽车能在Q4实现月销2万辆盈亏平衡,要么手机市占率重回全球前三。雷军在内部信中强调”未来三年不设盈利目标”,这番表态反而加剧了资本市场的恐慌——毕竟,没有投资人愿意为看不到尽头的转型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