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娱乐 一波十三折终迎绽放!冯小刚三度洒泪为《芳华》

一波十三折终迎绽放!冯小刚三度洒泪为《芳华》

一波十三折终迎绽放!冯小刚三度洒泪为《芳华》

新浪娱乐2017.12.2015:59

摘要:性情中人冯小刚在经历了三哭后,终于迎来了《芳华》的华丽绽放。

新浪娱乐讯 经历了“一波十三折”之后,冯小刚导演的新作《芳华》终于在12月15日上映。上映五天后票房累计近4.6亿,目前排片率约为40%,豆瓣评分7.9分,打响贺岁档头炮。

有文工团情结的冯小刚导演,在15年前就想拍一部关于70年代部队生活的电影,如今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从一月份开机之时心愿达成的高兴大哭,到建军节与老战友一起看《芳华》唱《驼铃》时怀旧而不舍的泪,再到9月24日电影突然撤档时五味杂陈又无奈的潸然泪下,性情中人冯小刚在经历了三哭后,终于迎来了《芳华》的华丽绽放。

2017年1月4日,《芳华》开机宴

“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走回这个院子,走回青年时代”

从2016年5月开始选角,到10月的演员北京集训,再到12月的海口封闭训练,经历了8个月的准备期,《芳华》终于在2017年1月5日正式开机了。

冯导费心搭建的70年代文工团大院的实景也在这天揭开神秘面纱。

上书“为人民服务”的省军区政治部文工团门楼非常逼真,走进去就是宽敞的部队大院,浓浓的七十年代气息扑面而来。练功房里,柔和的阳光透过窗棂倾泻下来,一如当年的色彩和味道,摄影师罗攀曾说,《芳华》不靠特效,不靠做旧,连阳光都要还原出19岁记忆里的样子。70年代熟悉的旋律响起,姑娘们举着红旗、挎着枪,一个接一个出现…

站在文工团院落的大门旁,冯小刚动情地说:“我这两天每天起来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走回这个院子,走回青年时代。”

这是一扇冯小刚通往青春岁月的魔法大门。

《芳华》是冯小刚关于青春的记忆。他说现在回忆往事时,很多记忆都是黑白的,唯独部队文工团的生活是脑海里一个有色彩的记忆,同时也有一些芳香的味道,就像片名两个字“芳华”。

在2002年所写的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中,冯小刚曾这样描写自己当兵期间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画面——

“洗完澡,披着湿漉漉的头发,光着脖子空堂穿上军装,把军帽塞进军挎包里走出军营。严格地说,这种着装方式是不符合条例的,但看上去却是楚楚动人。现在只要是提到性感这个词,我首先想到的画面就是以上的描述。直到今天我都想为这样一个细节拍一部电影,抒发多年来埋藏在内心深处的女兵情结。”

写书的时候冯小刚已经开始萌生把这样的记忆拍成电影的愿望,15年过去了,在将要60岁的年纪,《芳华》终于开机了。

开机前一天,冯小刚在自己的别墅宴请前去探班的记者们,第一次向公众介绍了《芳华》六位“冯女郎”和男主角黄轩。

想到就要实现自己多年前的梦想,冯导一激动就喝多了,说到动情处还热泪盈眶。手里的红酒不小心洒到了黄轩身上,后来黄轩说,看到那么激动的导演,真把他吓坏了;夫人徐帆一直在导演的身边陪着,劝着。

导演当时的心情一定是五味杂陈的,但有一种情绪不难理解:他的“芳华”要重新回来了,高兴呗。

2017年8月1日,“闪亮的日子”战友会

“我不舍得文工团在我眼前如海市蜃楼般消失”

这份高兴贯穿了《芳华》近4个月的拍摄期。在文工团的大院里,冯小刚仿佛回到70年代重新活了一次。演员们都说,导演在现场常常跟他们回忆往事,说到兴起时手舞足蹈,仿佛孩子。

冯小刚用《芳华》为自己造了一个梦,但总有梦醒的一天。

剧组在海口部分的杀青戏也是电影里文工团解散的那场戏。戏里大家为即将各奔东西而喝酒哭泣,当时的表演多多少少也掺杂了戏外的情绪。饰演小芭蕾的演员王可如回忆:“导演当时也是流着泪跟我们说,这可能是我们最后一场在海口的戏,他说相处了这么长时间,我很舍不得你们,也舍不得这个地方。”

电影杀青5个月后,在9月17日的北大点映时,冯小刚依然没有走出那段记忆:“我不舍得文工团在我眼前如海市蜃楼般消失,当我建起这个院子,他们穿着军装走在里面,我觉得恍如隔世,仿佛真就回到那个时候了。这个电影很有度数,不是白酒,是红酒,我一直醉在里面。这部电影对我有特殊的感情,它一直揪着我的心。”

10月4日,这杯酒的度数仍在,冯小刚在微博上发布了海口外景地的照片,感慨道:“在中秋节的前夜回到我的电影公社,回到我的伊甸园。我不敢走进那个院子,因为物是人非了。”

冯小刚不舍的是《芳华》这部戏,更是自己的文工团岁月。

1984年冯小刚从部队转业,去地方报道的前一天晚上,一种对军队的留恋让他心如刀绞。他起来重新穿上军装站在大衣柜前,望着镜子里的军人依依不舍。他穿好军装给母亲敬个礼,母亲也很动情,“你穿什么也不如穿军装好看,妈以后再也不能看你穿军装了是吗?”那一夜冯小刚一直穿着军装,抽了很多烟。转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仍然穿着军装,只是没有领章没有帽徽。

《芳华》拍摄期间,冯小刚和演员们分享了自己的这段故事,他还邀请了很多老战友来探班,和他一起回到过去。

电影拍完后,第一批观众也是老战友们。

2017年8月1日,在建军节这个特殊的日子,冯小刚邀请战友们看未完成版的《芳华》,看片之后的晚宴上,导演和战友们举杯叙旧。台上《芳华》的演员们表演了文工团的舞蹈,台下的女兵们依稀可见当年的风采,两个时代在那一刻交融。

冯小刚和老战友们唱起了《驼铃》,正如电影里的那场散伙饭。“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在冯导的带领下,大家唱了一遍又一遍,不舍与怀旧的泪水在他们的眼眶里打转。

2017年9月24日,《芳华》上海首映礼宣布撤档

“还没开始,就要跟大家告别,我很无奈”

逆流而上,是导演冯小刚近两年常常提起的词。

2016年9月10日,在多伦多电影节“大师班”上,冯小刚首次对媒体透露了自己正在筹备《芳华》,这部戏也是他近十年来逆娱乐片潮流而上的又一尝试。

上世纪80年代冯小刚进入了电影行业,从美术做起,当年做电影导演的门槛还是很高的,学历不高的冯小刚当年并没有机会当电影导演。后来电影业开始变得不景气,观众离开了电影院,电影院变成了夜总会,电影导演转行去拍电视剧。不景气的大环境反而成就了冯小刚,他被视作力挽狂澜之人。《甲方乙方》《不见不散》相继成功,冯小刚背上了救市的重担。这算是冯小刚的第一次逆潮流而上。

冯小刚的第二次逆流而上从《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开始,放弃了备受推崇的喜剧题材,冯小刚开拓了更广阔的题材空间。眼瞅着就要60了,冯小刚开始明白,自己没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了,在有限的时间里,“电影还是要对着内心,不能掺杂别的东西。”

前十年的逆流而上,顺从的是市场;而后十年的逆流而上,遵从的是内心。

这份逆流的勇气也为作品的命运增加了不确定性。

9月23日,《芳华》撤档。冯小刚的上一部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在去年临时撤出国庆档,《芳华》又遭遇了同样的命运。

9月24日,原计划中的上海首映礼变成了撤档说明会,之后的沈阳、杭州、南京路演也全部取消。冯小刚四次鞠躬,哽咽落泪表示:“芳华的全国路演只能终结于此,还没开始,就要跟大家告别,我很无奈。”

当天晚上,冯小刚再次发微博表示:“原本今天距离《芳华》公映还有五天,但现在还没有开始,就要和观众朋友们告别了。我必须诚实地告诉大家我的心情是有些悲壮的。”

2017年12月6日,《芳华》北京首映礼

“《芳华》不上,我不敢刮胡子”

在9月24日的那篇微博中,冯小刚引用了《驼铃》中的一句歌词:“待到春风传佳音,我们再相逢。”

11月20日,冬风也传来了佳音,《芳华》终于确定在12月15日重新上映了。

然而电影一日没上,冯导都是忐忑的。“导演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了,但是《芳华》一波三折,导演年纪也大了,我们看着挺心疼的。首映礼前几天,我在工作室,我说导演你怎么又留起胡子了,他除了《老炮儿》为角色留胡子,平时不留胡子的”,执行制片左懿全程经历了《芳华》的波折,听到了导演的回答,她感慨得流泪了:“他说《芳华》不上,我不敢刮胡子。”

12月6日首映礼当天,冯小刚终于刮了留了近两个月的胡子,换上了礼服,迎着金黄色的天阶驶向北展剧场,这他艺术梦想开始的地方。

《芳华》经过一波十三折在那一夜绽放。而他最看重的观众,也不吝于好评。许多多年未进影院的中老年观众,也都一起在《芳华》中找寻到了年轻的记忆。

这一次,冯导可以开怀一笑了。

(杨晋亚/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用户投稿,需要消费、投资的项目请注意识别真伪,谨防上当受骗,本站只负责信息刊登,不提供内容鉴别及纠纷问题。投稿内容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