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前,外商提议不要写“中国制造”,格力电器果断拒绝……
瞭望智库2022.08.2217:30
自主产品卖到了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地图上,如今可以说是“繁星点点”。
格力电器点出的第一个点是在巴西。那是1998年,作为第一批进入巴西市场的中国企业,格力电器将“格力空调”带到了巴西市场,也将中国品牌的尊严带到了异国他乡——彼时,出海企业纷纷改姓埋名的情况下,格力空调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籍贯”:中国制造。
经过几年努力,格力空调不仅在巴西市场站稳了脚跟,还凭借质量和技术优势成为了当地市场上公认的高端品牌。
市场调查机构欧睿国际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格力家用空调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0.2%,品牌零售销量再次登顶全球第一。
除了家用产品全球共享,格力电器还在B端产业多点开花,中标巴基斯坦瓜达尔港项目、拿下缅甸地标性建筑仰光坎塔亚中心项目、成为中老铁路项目特定路段的唯一空调供应商、向丹麦格兰富授权电机专利技术……随着C端和B端产业并重出海格局的不断形成,格力电器作为中国企业出海领航者的角色担当更为醒目。
文 | 陈辰
同频共振:品牌化引领全球化
“格力的国际化,最有价值的是自己品牌的走出去,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对于格力电器的全球化,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曾这样概括其出海初心。
让自己的品牌走出去——这是格力电器出海征战近30年来最亮眼的标签。
老格力人对格力电器出海的第一步印象深刻。1998年,格力电器进入巴西市场,一开始当地人对这个中国品牌并不看好,在他们眼里,中国制造质量差,也没有品牌影响力,为了尽快打开市场,巴西代理商就向格力电器海外销售负责人善意的提出,格力电器可以抹去“Made in China”的标签,换成巴西当地牌子,因为很多中国企业也都是这么做的。
但这一提醒被格力电器果断的拒绝了。格力电器坚持要求打出自己的品牌,坚定亮出“中国制造”的标牌。让当地人刮目相看的是,经过几年市场培育后,格力电器这个来自中国的本土品牌,不但活了下来,还活得越来越好。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格力空调成功进驻多个运动场馆以及相关酒店和机场等配套设施,成为唯一以100%自主品牌入驻奥运会的中国产品。2018年,斥资购买了新厂房,新工厂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拥有当地员工总数超1000人,格力电器成为巴西当地最受信赖的中国品牌之一,巴西著名球星罗纳尔迪尼奥和贝利都是忠实的“格粉”。
从巴西一个点开始,格力电器在世界版图上点出了一个又一个点,也用品质征服了一拨又一拨不同地域的消费者。
以巴基斯坦为例。2018年,格力电器成功中标巴基斯坦瓜达尔港项目,成为此次工程唯一中标的空调厂商。巴基斯坦瓜达尔港项目共选用了400多台格力GMV5全直流变频多联机机组。
作为“一带一路”核心枢纽,具有国家能源战略通道之称的瓜达尔港,位于巴基斯坦西南边陲,距离“全球生命线”霍尔木兹海峡400公里,在我国印度洋海外战略中占据着重要的地理位置。
“此次格力之所以能够中标,得益于格力过硬的产品质量和领先国际的技术水平,更离不开格力多年来深耕巴基斯坦市场所打造出的‘精品中国造’品牌影响力。”格力电器相关负责人表示。
走到哪里,就把品牌带到哪里。对于自主品牌的坚守,真正印证了格力电器走出去的初心所在:“真正的国际化是企业让自主品牌走出去,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并驾齐驱:多元化追赶全球化
不久前,一封表彰信寄到了格力电器珠海总部。原来,这是乌兹别克斯坦客户Artel工厂项目完美交付,客户特意来信表达感谢。
这一项目的成功落地,对于格力电器而言,也有着特别的意义,它标志着格力电器近年来在工业板块的探索已有了阶段性成果,格力电器迎来了从单一的自动化设备输出向为客户提供高端装备及系统化解决方案的升级转变。
这也是格力产业出海的又一重要突破。随着产业版图的不断拓展,格力电器早已不仅仅是一家空调企业,而在朝着全球型工业集团大步迈进。格力电器紧锣密鼓的国际市场开拓之旅,也是其多元化转型的相关产业拓展之旅。在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时代竞速中,格力电器跑出了自己的节奏,跑出了中国制造的全球担当与国际视野。
面对“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出海企业在海外发展不只是卖出更多产品,还要发力从单一的产品贸易转变为产品、技术、品牌、人才、资本等共同输出的产业战略布局,才是真正的长远战略布局。作为中国制造出海的先行者,格力电器对此有着清晰布局。
2019年11月,格力正式向丹麦格兰富授权新型无稀土磁阻电机领域的3项电机专利技术,实现了中国相关技术的产业出海。据了解,此次格力电器出海的无稀土电机专利技术,首次在不使用稀土永磁体的条件下实现了电机的高效化,摆脱了高效节能电机对稀土这一国家战略储备资源的依赖,在绿色节能减排方面价值显著。
绿色节能,也是格力电器技术攻坚中始终锚定的方向。伴随着我国逐步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科技含金量中的含“绿”率不断提高。积极拥抱绿色的格力电器,不仅技术创新能力有了稳步提升,也在全球技术竞争中实现了换道超车。
以中央空调为例,我国中央空调发展起步较晚,长期以来,中央空调相关核心技术被发达国家垄断,国外品牌凭借技术成熟、产品性能突出碾压国产空调,不少国家重大工程也不得不将欧美品牌作为首选。
但格力电器近年来改写了这一历史。本世纪初,格力电器开始在中央空调领域发力,并通过自主研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技术突破:
2002年,格力电器推出了GMV数码多联空调系列及直流变频多联式空调机组,一举打破日系品牌对多联机市场的垄断,实现了中国品牌“零的突破”;
2005年,格力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大型离心式水冷机组正式面向市场,标志着我国民族工业正式拥有了离心式冷水机组的自主知识产权,外资品牌在离心机领域内的技术垄断就此终结;
2013年,格力成功下线全球首台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将空调用电和光伏发电结合起来,实现空调运行“零电费”,真正实现了“中国创造”;
……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下,格力电器服务了一系列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工程,有力提升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影响力。
比如,今年年初,格力空调成功中标中国老挝铁路项目 Xay至Nam Seud段,成为该项目路段的唯一空调供应商。中老铁路是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建立的一条直接连通中国与老挝两国的国际铁路,是泛亚铁路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将为中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并极大地带动老挝经济社会发展。
又比如,近日,格力又成功中标缅甸仰光市坎塔亚中心一期空调工程。缅甸仰光市坎塔亚中心位于缅甸仰光市中心,是缅甸仰光市的地标性建筑工程,曾荣获亚洲权威评估颁奖机构——新加坡AISA 颁发的缅甸最佳写字楼奖、缅甸最佳酒店奖、缅甸最佳服务式公寓及缅甸最佳综合体项目等多项殊荣。
除了空调主业,格力、晶弘、TOSOT三大品牌产品的众多产品,如热泵热水器、户式机、除湿机也逐步在海外形成规模,在海外经销商及消费者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让世界爱上格力造”有由此具备了更多选择。
双向奔赴:品牌与技术共成长
“走出去就是要走好‘三步’,先是走出去,再是走上去,最后是走进去,要想站住脚跟,还要走得长远,关键是要具备持续的技术引领能力。”格力电器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随着国内空调市场日趋饱和,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瞄向了国际市场,力图将市场压力转移至海外,靠质次价廉获取短期利润,这也让中国制造的声誉受到了影响。对此,董明珠多次公开表示,格力电器走出去,是以产业升级为途径,以品牌塑造为目的,将中国制造以高端、精致的形象推向国际市场。
“唯有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思考,才能实现技术的真正价值。”董明珠提醒说,塑造一个品牌,需要时间沉淀,不能为了销量而放弃品牌形象。“品牌形象在于两点,一是品质,二是数量,加起来就是品牌的力量。我们要把质量摆在第一位,这一点是绝不允许忽视的。”
让格力电器有底气亮出品牌、又不断擦亮品牌的原因,是格力电器对核心科技的孜孜追求。截止目前,格力电器拥有35项“国际领先”技术,其中33项都与低碳、节能、健康有关。格力电器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10万余项,其中发明专利48117项,累计发明专利授权12770件,是连续六年蝉联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前十的唯一家电企业,也是中国首家发明专利授权破万件的家电企业。
格力电器还在不断加码技术储备,以更好实现对未来科技的引领。2021年,全球制冷技术创新大奖赛上,格力电器-清华大学联合团队获得最高奖。
全球制冷技术创新大奖赛旨在探索突破性创新制冷技术,将家用空调的气候影响(包括空调电网用电量产生的间接和制冷剂温室效应的直接排放)降低至当前市场空调水平的1/5以下,从而解决因家用空调制冷需求不断增长而带来的气候威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制冷学会理事长江亿曾对此评价称:“作为中国制冷行业优秀代表,格力电器和清华大学获得这一成绩,充分表明了我国在制冷领域的创新能力、研发和制造能力已经站到了世界的最前列,我们已经初步完成了从‘制冷大国’向‘制冷强国’的转变,更加充分地证明中国确实能够在全球制冷行业应对气候变化事业中发挥关键的引领作用。”
更重要的是,随着多元化战略进程的不断推进,格力电器也在加速向世界展示多面而立体的业务格局和技术实力。
比如,在“双碳”目标下,格力电器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产业转型和技术创新的重点方向。格力电器研发的“零碳源”空调系统将光伏、储能及空调结合,能够大大降低空调对气候的影响,为全球制冷行业提供了更加高效的绿色解决方案,目前这一技术已服务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项目超8000个。
从1998年踏出第一步起,格力电器的全球化已走过24年。一路走来,格力电器更稳重、更宽阔,也更开放、更自信。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