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闫立良
1月22日,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北京市政协委员、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主席陶匡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北交所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在融资端,即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就北京市而言,要孵化培育一批符合首都科技创新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的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在投资端,即通过打造北交所特色品牌以进一步吸引优质投资者,提升市场流动性和市场估值。
去年,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简称“深改19条”)。“深改19条”发布以来,北交所流动性明显提升,市场反馈积极,上市公司吸引力不断攀升。
陶匡淳认为,北交所高质量发展要结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强对北京市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孵化与支持。首先,充分发挥利用首都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优势和高校资源。目前,北京仍存在高新技术企业外流的现象,且在北交所全部上市企业中,来自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企业数量最多,北京仅排名第四。建议深入调研企业外流情况,通过人才保障、创业孵化场所支持、资金支持、税务优惠等组合拳,突出优势产业的集群效应和人才效应。
其次,为后备专精特新企业制定“创新性”量化指标。专精特新企业具有“小而强”的特点,所需金融服务与大型企业有所不同。建议北京市利用量化指标对后备企业进行分类,建立后备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分层分类数据库,协助后备企业与在京高校人才资源和专业机构服务资源实现更精准高效的匹配衔接,解决从初创到在北交所上市全过程中的各类困难,形成高质量后备力量队伍。
第三,成立北京市后备专精特新企业股权支持基金,为后备企业孵化提供融资支持。鼓励各级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优先将后备企业列为投资对象,对接头部创业投资机构,为处于初创期、早中期的专精特新后备企业提供支持,“北京军团”和北京私募股权规模。
聚焦北交所特色定位,打造国际化证券交易所,吸引更多优质外资。陶匡淳对此提出三个建议:第一,加深与港交所合作,回应境外投资者关切;第二,进一步提升与重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易所互联互通水平;第三,鼓励并支持代表性专精特新上市企业赴境外市场开展反向路演,与国际投资机构深入开展交流。
(编辑 张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