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苍茫》是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在中宣部的领导下,广电总局和湖南省共同指导推出的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该剧展现了青年毛泽东在1921年至1927年间寻找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转变和实践探索过程。去年12月12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开播后,取得良好的收视成绩和社会评价。
《新湘评论》顾问、著名党史专家、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担任该剧总编剧。近日,我们特邀陈晋老师为“指点”微信公众号撰文谈《问苍茫》的艺术逻辑和价值追求。
《问苍茫》的艺术逻辑和价值追求
陈 晋
《问苍茫》这部剧从创作一开始,就是从问题入手的,创作有动机,才可能有创作激情和冲动。当初比较明确的考虑和想法是,《问苍茫》这部剧应该回答的问题是:1921年到1927年,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幼年时期?毛泽东在这个期间是怎样脱颖而出的?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在这六年的时间里,主要干了什么事情,怎样逐步成熟的?毛泽东在1927年以后,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革命道路的先行者、探索者和引领者?今天的人们,应该从毛泽东在初期革命实践向上生长、向下扎根的成长轨迹中,感悟到什么?这些是党史课题,把这些问题以电视剧的方式再现出来,就是很有挑战性的艺术课题。
我们创作团队在创作过程中形成的共识,主要有这样几个。
尊重历史逻辑,才能找到故事逻辑和艺术逻辑
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大戏。“虽有智慧,不如乘势。”习近平总书记说,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要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寻找叙述逻辑。创作一开始,我们就牢记大历史观,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接近历史,挖掘历史的本质。1921年至1927年这一段的历史,在以往的影像,尤其是以毛泽东为主题的电视剧上表现得并不充分,但这六年对于我们党、对于中国和中华民族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段历史,各方政治力量都在角逐,诸如党领导的工农运动,国民党内的左右两派势力,还有共产国际的政治安排和政策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层内部的意见分歧,北方军阀的统治,江浙财团的选择,帝国列强的干预等等。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到底会走向何方。今天的观众或许熟悉的是历史课上几句简单的结论,但背后的风起云涌、波澜壮阔是他们所不了解、不清楚的。这也就是我们说的“苍茫”。所以,这部剧便是要在大家熟悉而又陌生中,带领大家完成历史的拼图。历史的拼图,就是艺术的剧情,就是剧情的张力,就是拥有艺术张力的审美效应。
在具体情节处理上,从编剧到导演,也是自觉地树立起尊重历史逻辑的意识。从情节处理到台词对话,创作团队都要问问:这样讲述,合不合理,合不合情,合不合常人的思维,合不合历史和生活的逻辑。包括,毛泽东为什么能够写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剧中都是做了实事求是的铺垫的。还有一些细节,比如毛泽东1926年年底到北伐前线南昌,见到郭沫若、林伯渠,有位政治部的科员向毛泽东要名片,并请他签名。这都是有依据的。这个科员叫徐雉,后来成为作家,他写过一篇小说叫《嫌疑》,就讲了这件事情。这是文学史上第一篇塑造毛泽东形象的小说。
鲜明回答好何谓“问苍茫”
“问苍茫”是从毛泽东1925年写的《沁园春·长沙》当中的一句诗句中提炼出来的,原句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我们觉得这一句特别契合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这段历史的特点。在这6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属于“幼年时期”,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还不成熟,对许多事情都在探索。探索,就要“问”。
“问苍茫”中“问”的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的时候,肯定是有很多问题需要去找答案的,剧中设计了一场“天问”的戏,通过毛泽东和李达的对话提出了三问。第一问: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革命如何展开?第二问:中国革命的道路在哪儿?第三问: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由谁来掌握?这三问就是《问苍茫》的主题。在最后一集,毛泽东与陈独秀的那场江边对话,也是有意设计的,意在深化“问”的主题。所问,往前延伸到近十年前毛泽东与陈独秀在北大见面,关于“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未得真理,即终身无志”的对话;往后延伸到大革命失败后往何处去,怎样前行,毛泽东往前走了,陈独秀停在了原地。
归根结底,“问苍茫”中“问”的是中国革命道路,探索的是中国革命道路。
那么“苍茫”又是什么?多重政治力量都试图支配革命走势的复杂局面,对新生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应付起来是很吃力的。大地由此是苍茫的,形势是苍茫的。因此,这部剧,实际上通过毛泽东的成长史,来展现建党早期的创业史、第一次国共合作史、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寻路史。
苍茫也不是一锅粥。关键是对几个主要代表人物的形象把握要准确。比如,陈独秀、蒋介石、汪精卫的形象塑造,就要把握好分寸。此外,一批勇敢向前探索的人物,除主角毛泽东外,还有周恩来、陈延年、瞿秋白、蔡和森,年轻一点的如蒋先云、夏明瀚,他们是冲破苍茫大地的未来力量。
当然,那时的中国共产党,很难驾驭这种苍茫局面,还不知道答案,只能在实践中边问、边学、边干。所以在剧末有一段字幕,大致表达的是毛泽东离开板仓的家去领导秋收起义,“苍茫大地之上,道路逐渐清晰”。全剧结尾,实际上是毛泽东的三场告别戏。和陈独秀的告别,是和过去告别。和瞿秋白的告别,是在如何走新路的历史关头作出新的选择,毛泽东不再只当教员和思考者,而要到已经看到的路上,去闯出新天地。和家人的告别,一起放孔明灯,是亲情的展现,更是理想的坚守和对未来的期待。
突出创业、成长元素对当代青年的启发
一是创业,就是要找真同志一起来干革命。“真同志”的概念是我们有意识融入在剧本里的,从第1集到第31集徐特立在大革命失败后毅然入党,许多人物的台词中,都出现了“真同志”。
二是“成长”,让观众看清楚毛泽东风生水起领导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在国共合作的政治舞台上,他的政治才干是如何得到锤炼和提升,他的政治思考是如何越来越切近中国国情。在这部剧中,我们是把毛泽东当作中国共产党早期骨干形象来塑造的。他不是一出场就是指点江山的伟人,而是经历了一个成长的过程;他从一个普通党员成为一代伟人,他的成长过程实际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过程;他在成长过程中体现出高度的道路自觉性。
创业、成长、找路,是这部剧要表达的基本内容,对今天的年轻人都是很有启发的。怎样创业?每个人都会面临这个问题,每个团队也都会面临这个问题。怎样成长?创业的过程中就必须要成长,必须要随着时代课题的变化和需要,走在前面去思考。“问苍茫”,关键是“问”向何处?青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创业初期的经验是,问大地、问实践、问人民,要去学习、去把握、去实干,这就是成长的过程。《问苍茫》这部剧中,我们还意图表达这样一个成长规律:向上生长,向下扎根。向上,就要有信仰,有信心,有视野,有胸怀。向下扎根,就要亲自去试,去实践,干实事,从小事入手,干出大事情。青年毛泽东就是向上生长、向下扎根的成长典范。我想,这对于今天的青年是有启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