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实车照片被提前泄露,小米汽车向媒体索赔300万,这是近期车圈一大热点事件。
小米汽车严厉谴责,相关媒体公开道歉,此事已告一段落。但在吃瓜群众眼中,被罚的媒体可真冤,因为实车照被曝后的第二天,小米SU7的无伪装路试视频就已在各大微信群里疯传,有人调侃道“300万白交了!”
但明白事理的人应该都猜到,这大概率是小米汽车的一次自我炒作,毕竟雷军在央视镜头前说了“特别担心一上来不火……”那公关部门不得赶紧行动?
“300万事件”估计只是前菜,在首款车型SU7上市之前,小米汽车的营销动作还会接踵而来。
但对消费者来说,与其在营销上不断整活,不如来个真正给力的售价,大家都期待着,小米造车能像造手机一样,靠价格颠覆整个行业。
丢弃幻想,纯电市场已没有蓝海
看了下网友对小米SU7的评论,我发现很多人对这款车还是抱有一些幻想,认为它能走中高端路线,价格能进入25-30万的区间,有的“米粉”更夸张,认为这车可以进入40万元级别。
但我想明确告诉这些人,彻底丢弃幻想吧!小米SU7高端不起来的,起售价在20万以内是大概率的事情。我甚至能给出一个大胆的判断,小米SU7的起售价会落在18万以内!
别说不可能,先看看接下来的分析。
光从产品上看,小米SU7确实有不少亮点。酷似保时捷的设计,整车尺寸比特斯拉Model 3和蔚来ET5更大,搭载小米澎湃OS系统,匹配自研的智驾系统,电池容量有73.6kWh和两种,CLTC续航最低为628km、最高达800km……
放在两年前,这样的综合性能确实遥遥领先,但无奈行业实在太卷,如今看来,小米SU7的每一项参数都只是“不过如此”的水平,很难带来什么新的惊喜。
雷军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过,“要充分尊重汽车行业的规律,使用汽车行业成熟的技术,确保能把第一辆汽车做好。”这意味着他们压根没想过颠覆行业,也不会走什么高端路线,稳打稳扎走好第一步才是关键。
不过,小米想走稳第一步,难度还是巨大的。最大问题在于,现在的纯电市场已经不存在任何蓝海了,连皮卡和越野车这些本来与电绝缘的车型品类都开始纯电化,可想而知主流细分市场的厮杀有多血腥了。
小米SU7要进入的,是目前热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纯电轿车市场,前有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汉、小鹏P7,后有飞凡F7、启源A07、智界S7、极氪007……这一堆“7系”光是让人记着名字都难,产品力还一个比一个卷,性价比一个比一个高。迟来报道的小米既没有独立设计,又没拔尖的性能,营销攻势又不够出格,要脱颖而出难道靠“米粉”们用爱发电?在刀刀见红的市场里,任何品牌教义都是扯淡,价格才是最好的武器!
对手强就算了,还卖得贼便宜!
燃油车时代,一款车的价格跟其性能、品质、品牌形象等都是直接挂钩的,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已深入人心,卖更贵的,往往就代表更好的车。
但在充分竞争的新能源市场里,同级车在续航、动力、配置等方面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价格不再是定义产品力的标准,而只是市场竞争的一个手段。谁能用更低的售价给到用户更好的体验,谁就是真正的赢家。
在11月中大型新能源轿车销量排行榜里,起售价低于20万的多达7款,当中不乏最近一年上市的黑马车型,而且战力都十分可观。
以哪吒S为例,其纯电版本起售价仅为15.98万元,搭载64.46度的磷酸铁锂电池,续航里程为520km,而搭载84.5度三元锂电池、续航达715km的版本,售价也仅需19.98万元。
是的,现在不到20万就能买到续航超过700km的中大型纯电轿车,而小米SU7入门版的续航仅为628km,只使用400V架构平台(网传的800V架构只出现在高配车型上)。
哪吒S还只是众多卷王中不怎么起眼的一位,上周公布预售价的银河E8将是小米SU7的真正拦路虎。该车基于吉利浩瀚架构下的PMA2+平台打造,车长超5米,配45英寸超长一体式屏幕,搭载最新的8295芯片,预售价18.8 万起,实际售价只会更低!
小米SU7的对手要么有技术储备,要么有品牌底蕴,要么啥都有,除了低价之外,实在想不懂它能拿出什么招架。
也许有人会说,小米拥有完善的生态系统,能实现手机、智能家居、汽车之间的互联,而且小米汽车还搭配最新的澎湃 OS系统,这些宝贵的生态资产将成为小米汽车最大的竞争优势。
但大家知道,“人车互联”或“车家互联”的概念已经说了好多年了,几乎每家车企都说要构建自己的软件生态,但真正能靠“生态”推动一个车企向前发展的,目前还没成功的案例,即便牛逼如华为,也不是靠鸿蒙座舱才取得如今成就,产品的定位、定价、营销、服务、渠道等,才是当今汽车行业的决胜关键。
小米已做好当价格屠夫的准备?
千万别以为我们在踩低小米汽车,我们只是想传达一个观点:能把价格打下去的,才是真正有实力的车企。
问题在于小米是否具备这个实力?从雷军的多次讲话可以看出,他对小米汽车是胸有成竹的。
2020年,小米宣布进军汽车行业时,雷军就表示小米集团有充足的现金储备,汽车项目前期会先投入100亿人民币,未来十年还会投资100亿美元。
小米今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与智能汽车等创新业务相关的投入为17亿元,占比达34%。结合之前公开的数据计算,小米在汽车业务上的投入已超过72亿元。也就是说,小米汽车前期投入的100亿已用了七成,这与雷军此前说的以“十倍投入”研发第一款车基本吻合。
雷军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一般车企造一辆车,大概投入三四百人,10亿-20亿元的研发经费,而小米第一辆车投入了3400名工程师,整个研发投入超100亿。
当然,这100亿不是完全用在产品上的,还包括自研工厂的建设。不同于大多数新势力车企的代工模式,小米汽车一开始就选择了自建工厂,一期厂房已于今年6月12日竣工。
钱投足,工厂也有了,在渠道建设方面,小米汽车不仅会利用现有的“小米之家”线下门店,还会亲自建设专门的汽车销售渠道。目前,小米汽车正在多个城市招聘门店店长职位,相关培训工作正同步进行中。
种种迹象表明,小米汽车已到了“只欠东风”的阶段,然而,这股“东风”早在几年前已经吹起来了,现在已经到了冷锋过境,气温骤降的阶段。
今年以来纯电动车的增长率已被插电混动远远抛离,其前10个月的累计同比增速仅为19.2%,而PHEV则高达82.6%。按理来说,小米的首款车型采用增程式动力(也算是插混的一种)是最符合潮流,也是最有利于降低成本的方案,但据小道消息透露,小米前两款车型都只会采用纯电动力,到第三款车才会考虑推出增程动力,那最快也得等到后年。
小米要靠一款产品力并不那么突出的纯电轿车打开局面,怪不得雷军会担心“小米汽车一上来不火”,但他又表示“更担心太火大家都来买”,这番耐人寻味的话是否意味着,雷军已做好了成为价格屠夫的准备?(文|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