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三峡水库枯水期补水46亿立方米:长江经济带的“水银行”担当

三峡水库枯水期补水46亿立方米:长江经济带的“水银行”担当

今年1至4月长江流域遭遇罕见旱情之际,三峡水库累计向下游补水46.3亿立方米,相当于320个西湖的水量。这场被称为“长江保卫战”的生态调度,不仅保障了中下游4000万人的用水安全,更凸显了超级水利工程的战略价值。

精准滴灌的技术革命
通过自主研发的“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系统,三峡集团将补水精度控制在0.1米水位波动范围内。数据显示,此次调度使宜昌站流量始终维持在5000立方米/秒以上,武汉段航道水深保持2.9米的关键阈值,避免了千艘货轮搁浅的风险。更令人惊叹的是,补水期间发电量仅损失3.2%,实现生态与经济收益的微妙平衡。

流域协同的“水权”博弈
在湖南、江西等地农业春灌用水紧张时,三峡水库与上游溪洛渡、向家坝等电站开展“水银行”联调。通过错峰放水,累计为洞庭湖补水12亿立方米,保障了300万亩早稻种植。水利专家指出,这种跨省份、跨行业的水资源调配,正在重塑长江经济带的协同发展逻辑。

当46亿立方米清水润泽下游时,三峡工程已超越发电站的单一角色,成为国家水网的核心调节器。正如参与调度的工程师所说:“我们卖的不仅是电,更是水资源管理的中国方案。”在这条奔腾的长江上,每一立方水都承载着发展与保护的智慧权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用户投稿,需要消费、投资的项目请注意识别真伪,谨防上当受骗,本站只负责信息刊登,不提供内容鉴别及纠纷问题。投稿内容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