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马伯骞新剧”难崩”现象:一场审美代际的激烈碰撞

马伯骞新剧”难崩”现象:一场审美代际的激烈碰撞

马伯骞主演的都市剧《闪耀吧!人生》上线当日,”难崩”词条即冲上热搜前三。这部被宣传为”Z世代奋斗图鉴”的作品,因其夸张的表演风格和悬浮的剧情设定,成为年轻观众集体吐槽的焦点,却也意外撕开了影视行业审美割裂的伤口。

表演美学的争议焦点
观众诟病的”难崩”名场面包括:

  • 第1集创业受挫后长达2分钟的”咆哮式独白”
  • 与投资人谈判时突然跳起爱豆wave舞步
  • 哭戏中混合着韩式比心手势
    某表演专业教授点评:”这是综艺感与戏剧性的错位嫁接,如同用爱豆打歌服演《雷雨》。”

数据背后的代际鸿沟
收视人群画像显示极端分化:

  1. 24岁以下观众好评率72%(”解压神剧”)
  2. 25-35岁群体差评率达89%(”职场童话”)
  3. 抖音切片播放量破5亿(争议即流量)
    制作方内部会议记录显示,该剧原本定位是荒诞喜剧,但宣发时为蹭职场剧红利强行改标。

在豆瓣3.2分的刺眼评分下,《闪耀吧!人生》单日会员拉新却破了平台记录。这种”边骂边看”的诡异现象,恰是当下影视市场的残酷写照——当行业还在争论”演技派”与”流量派”的边界时,新生代观众早已用倍速播放和弹幕狂欢,重构了属于自己的评判体系。马伯骞在直播中那句”难崩就对了”,或许道破了这场闹剧的本质:影视工业的旧标准,正在崩解于Z世代的娱乐新秩序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用户投稿,需要消费、投资的项目请注意识别真伪,谨防上当受骗,本站只负责信息刊登,不提供内容鉴别及纠纷问题。投稿内容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

桃子几月成熟可以采摘?桃熟时节:从青涩到蜜甜的时光刻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