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在内部论坛发表题为《拒绝无效内耗》的公开信,直言“95%的加班都是形式主义”,引发职场地震。这番言论不仅撕开了制造业的管理疮疤,更揭示了数字化转型中的组织效能困境。
加班的“三重原罪”
- 表演性加班:
- 调研显示,73%员工承认“领导不走不敢走”
- 美的传感器工厂试点取消加班后,产能反升12%
- 流程内耗:
- 无效会议占比38%(美的OA系统数据)
- 五级审批导致采购周期长达15天
- 技术惰性:
- 自动化产线仍按手工时代排班
- MES系统报警响应超30分钟视为“常态”
制造业的“去加班化”实验
- 硬核措施:
- 会议室强制18:00断电
- 加班需申报价值产出(ROI<1.5不予批准)
- 效果对比:
事业部 加班时长降幅 人均产值变化 空调 -41% +9% 厨电 -27% +15%
管理进化启示
方洪波提出“三现主义”——现场、现物、现实。这记耳光不只扇向制造业:
- 互联网大厂“1025”工作制(10点上班、每周5天)试点扩围
- 德勤报告显示,无效加班致中国企业年损4300亿元
当“加班文化”遭遇“精益制造”,这场效率革命证明:流水线上的灯光,照亮的应是智能而非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