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财报显示,蒙牛乳业净利润同比骤降98%,从上年同期的53亿元跌至不足1亿元。这份被业内人士称为”最惨成绩单”的财报背后,折射出中国乳制品行业正在经历的结构性变革。
成本与价格的双重挤压
全球饲料价格上涨导致原奶采购成本同比增加18%,但消费疲软使终端产品提价空间不足。值得注意的是,高端产品线特仑苏的毛利率下滑最为明显,反映出消费者对溢价产品的敏感度提升。
渠道变革的阵痛期
传统商超渠道销量下滑30%的同时,新兴社区团购平台要求15%-20%的额外返点。某区域经销商透露:”现在要做一场促销活动,需要同时协调7个电商平台的档期。”
战略调整的代价
近两年在鲜奶、奶酪等新业务的20亿元级投入尚未见效,澳洲子公司贝拉米因政策变化计提的8.3亿元减值损失更是雪上加霜。但业内人士指出,这些布局可能在未来3-5年显现价值。
面对困局,蒙牛正启动”冰川计划”:关闭5家低效工厂,将常温奶SKU从120个精简至80个,同时与中科院合作开发功能性乳制品。这场寒冬中的转型,或将决定中国乳业未来的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