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支支彩色扭扭棒在少女指间翻飞,竟”复刻”出明代九翚四凤冠的惊艳造型。近日,某中学高二学生林小满的课余创作引发手工艺圈热议。这个利用课余时间在宿舍完成的”微型凤冠”,耗时三个月,包含数百个手工零件,最小部件不足指甲盖大小。
“看到博物馆里那些凤冠时,突然想用现代材料重新诠释。”小满展示着作品细节:主体框架用铁丝塑形,珍珠部分则是黏土手工打磨,最考验功夫的龙凤纹饰全靠扭扭棒层层叠加。”传统工艺需要静得下心,这和做数学题时的专注力是相通的。”这位理科女生笑称,创作过程让她对明代冠服制度有了更深理解。
手工艺协会专家评价,这种跨媒介创作实现了双重突破——既让非遗元素突破材质限制,也为传统纹样找到年轻化表达路径。更有趣的是,小满已将制作过程录成短视频,计划推出”文物萌化”系列教程。”想让同龄人知道,传统文化不是尘封的标本,而是可以触摸的潮流。”她的实践印证着:当Z世代遇上非遗,古老文明正在迸发全新生命力。